当前位置:首页 > 城市勘测杂志

2020年第5期

发布时间:2020-10-29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1748

3S研究与应用

基于分块SIFT的特征提取与无人机影像拼接方法(李发帅,肖建华,王诗云,张慎满)

时序InSAR技术对城建地选址的潜在影响研究(武宇,张俊,尹耀(10)

利用InSAR观测技术反演震源参数方法——以茫崖地震为例(朱焕廉,王华,吴希文)

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城市医疗设施服务的可达性研究——以咸阳市为例(张帅,吴红波)

策划生成会商项目用地红线检核入库方法研究(高广亮)

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建设初探(周志峰,李丹彤,耿丹)

西安市三维数据库总体设计与应用(汪彬,张春奎)

基于GIS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可达性研究(吕尧)

漳州市“多规合一”信息联动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(黄书捷)

基于不动产GIS的办公用房用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开发研究(胡晓曦,毕晓美)

元阳县20世纪80年代人口分布与地形关系分析(冉磊,杨春,黄克凤,张淼,唐黎)

基于WebGIS的应急协同会商系统设计与实现(杨婷,胡正红)

基于规则定制的地下管线数据质量检查方法研究(刘永锋,刘传逢,杨晓东,李鹏,董建建)

广西城市排水系统数据标准研究(漆小英,晏明星)

基于FME的城市更新基础数据库自动化质检实现与应用(何骞,王真立)

瓦片地图在AutoCAD中的叠加应用(王光昇,周树旺,刘阳)

大型城市地下管线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探讨(陈功亮,刘刚)

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信息精细化三维集成技术研究(刘堃,娄书荣,葛江涛)

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(吴克松,颜春城 ,马力)

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城市排水管网隐患排查与治理平台设计与实现(向祎,谭仁春,何伟,石淼,章青,吴易璿)

本科GIS专业第三学期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(刘鹏程)

BDS/GPS/GLONASS组合载波相位精密时间传递研究(覃进)

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高速改扩建测绘中的关键技术研究(陈世荣,李海峰,柳雄,金震艳)

基于GAMIT107的河南基准站GPS/BDS解算方法与实践(朱洪江,许红伟,祁礼刚,周哲)

垂向GPS坐标序列中质量负荷形变改正(邵楠,刘畅)

 

测绘工程

基于GPS/BDS紧组合RTK的桥梁变形监测分析(翟文)

时序InSAR技术在合肥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(聂运菊,汪博军,王晓筱)

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复杂地形土石方测量中的应用(凌晨阳,余盛艳,陈科玚)

基于三维模型的房地一体化测量方法的研究(何燕兰,孙磊)

无人船测量系统在山地城市水下测量中的应用(岳仁宾,张均,陈公军)

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综合应用(胡玉祥,张九宴,张洪德,宗恒康)

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大面积平场收方测量实践(杨远明,刘洋河)

基于改进三角剖分的不规则工作面预计模型研究(徐乐,王凯)

建(构)筑物立面测量技术方案与实践(李杰,贾冲冲,袁凌云,张全增)

基于高精度测量机器人的位移监测应用分析(张勇)

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端轻量GIS系统的实现(解意)

基于AutoCAD管线竣工图明显管点转化为竣工地形图管线检修井符号程序设计(刘军,刘全海,曹峰)

架空输电线路植被包络线及符号注记自动绘制方法(李卫军)

地铁隧道结构测量检测数据处理及软件研制(张吉春,姚冬,龚涛)

基于EPS平台工程测量面积自动化计算的研究及脚本开发(张济楷,薄正权)

激光垂准仪自动读数靶标的设计与实现(赵栋)

 

勘察工程

城市道路塌陷与地下管线的关系(刘春明,魏慧勇,张海军)

城市复杂环境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(马玉飞,胡文奎,付垚,赵波,孔刚)

武汉市古河道地层对地铁基坑工程的影响(唐凌璐,唐传政)

生活垃圾填埋场高填方边坡治理研究(李彬朝,邱锦安,林华国)

地震作用下抗滑桩支护边坡的动力响应分析(魏汝明,丁刚,彭卫东,程爱华)

 

  返回>>Top
上一篇:2020年第6期
下一篇:2020年第4期
流量统计代码